综合信息库 | English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陆相二叠纪生物与环境事件”学术研讨会暨联合野外科考圆满完成

2018-06-11

由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的“华南和华北二叠纪陆地生态系统崩溃” 自主项目,于2018年5月28日至6月4日在河南济源召开“陆相二叠纪生物与环境事件学术研讨会”。来自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德国明斯特大学和印度萨尼植物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共24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会和联合野外科考。
研讨会围绕课题组开展的华南与华北、新疆和西藏地区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初步成果,针对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古地理区系格局变化、内陆湖相沉积层序研究方法与盆地恢复、植物类群演化、古植物微观结构与生态响应、古脊椎动物演化与迁徙、孢粉类群变化与气候响应、气候变暖的可能机制、荒漠化-潮湿湿润气候波动变化的区域差异,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年龄、古温度恢复与内陆湖相沉积环境研究技术手段等问题,结合国内和国际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展开充分自由、不拘形式的讨论,对后期成果的科学组织思路和开展可能的联合研究形成共识。研讨会也针对陆相沉积物和生物研究的技术手段与路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为不同专业领域技术与手段的联合攻关提供了思路。
会后野外由河南理工大学郑伟副教授和邢智峰副教授指导,对济源、宜阳、巩义、登封等地多条陆相沉积剖面进行联合科考,会议邀请的国际著名沉积学专家-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杨晚教授进行了野外现场教学指导。杨晚教授从野外现场实际资料入手,对古土壤的演化与概念定义、土壤次生结构与沉积组构差异、特征沉积组合与古陆相沉积环境恢复等方面,广泛地展开多学科理论的交叉分析与现象解析,将生硬的课本文字变成生动的、活灵活现的野外现场实景。两天的野外现场教学,使得与会专家重新认识到沉积学对单方向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为课题组开展高精度陆相地层沉积层序和环境恢复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学术研讨会与联合野外科考的举行,从形式上突破传统的学术会议局限性,围绕与会专家关注的重要学术问题和课题主要研究方向,展开无报告时间限制、无内容专属限制、无组织形式限制的专业性学术探讨方式,充分发挥与会专家的专业技能、满足各学科领域专家的迫切需求,得到全体成员的充分肯定,取得满意效果。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重点实验室  |  备案号:苏ICP备05063896号-6  备案查询:www.miitbeian.gov.cn 公安备案号:3201020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