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库 | English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琥珀化石表明四千万年前西藏中部曾分布有热带雨林

2018-11-05
  近期,我室“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博士研究生王贺等人在张海春研究员、李建国研究员和王博研究员的指导下与英国、印度研究人员合作,首次报道了西藏产的琥珀化石,该发现为了解青藏高原的古环境提供了关键证据。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古生物学期刊《远古世界》(Palaeoworld)。


  研究团队对西藏伦坡拉盆地丁青组的琥珀、介形虫和孢粉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藏琥珀来源于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科植物是现今亚洲热带雨林的代表植物,其现今生活的最大海拔高度为1300 m。通过对介形类和孢粉化石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琥珀所在层位的时代为晚渐新世。但该层位的孢粉化石指示为温带气候环境,这与龙脑香科植物所生活的环境相矛盾。前人研究表明伦坡拉盆地牛堡组产有许多热带、亚热带化石,因此推测琥珀可能经历了再沉积,其实际来源于丁青组之下的牛堡组(早-中始新世)。


  西藏琥珀代表了龙脑香科树林的最北分布,也印证了龙脑香科植物的印度起源假说。西藏琥珀的发现表明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后,晚渐新世之前,西藏中部存在热带雨林,其海拔不会超过1300m,这与现在西藏琥珀产地所处的平均海拔4500m的环境截然不同。


  本项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资助。


  论文信息:Wang, H., Dutta, S., Kelly, R., Rudra, A., Li, S., Zhang, Q.Q., Zhang, Q.Q., Wu, Y.X., Cao, M.Z., Wang, B., Li, J.G., Zhang, H.C., 2018. Amber fossils reveal the Early Cenozoic dipterocarp rainforest in central Tibet. Palaeoword. https://doi.org/10.1016/j.palwor.2018.09.006


研究人员野外工作照片

西藏琥珀GC-MS总离子色谱图

西藏伦坡拉盆地丁青组介形类化石

西藏伦坡拉盆地丁青组孢粉化石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重点实验室  |  备案号:苏ICP备05063896号-6  备案查询:www.miitbeian.gov.cn 公安备案号:32010202011338号